综合电力系统——让战舰“心脏”动能更强劲

   日期:2025-08-09     作者:qeexh       评论:0    移动:http://xz3.paiqr.cn/mobile/news/70.html
核心提示:  原标题:综合电力系统——让战舰“心脏”动能更强劲  ■曹 蒙 王利伟  在现代海军发展史上,每一次动力系统方面的重大

  原标题:综合电力系统——让战舰“心脏”动能更强劲

  ■曹 蒙 王利伟

  在现代海军发展史上,每一次动力系统方面的重大革新都深刻改变了海战形态——从风帆动力到蒸汽(机)动力,从燃气(轮机)动力到核动力。而今天,随着相关技术的逐渐成熟,战舰内部悄然掀起一场能源革命,开始采用综合电力系统(IPS)提供动力。

  与传统舰船动力、电力二维能量输出结构不同,战舰综合电力系统是将能源以电力的形式输出,统筹管理、分配和使用,通过舰上电网为推进系统、作战系统和日用设备提供电能。这种新型方式,不仅顺应了战舰上用电装备设备日益增多的趋势,而且有效提升了战舰航行及作战效能,并将对未来海上作战样式产生影响。

  45型勇敢号驱逐舰。

  起源“综合电站”

  回顾世界战舰的发展历史,其推进方式有着明显阶段性。大体上来说,战舰经历了人力推进、机械推进、电力推进、综合电力系统推进的发展过程。综合电力系统推进,是当前各国谋求达到的新阶段。

  人力推进不言自明。机械推进是指舰船通过复杂的机械传动结构获得动力的推进方式。简单地说,就是由燃气驱动齿轮,通过轴系推动螺旋桨。这种推进方式通常能量损耗较大,且柴油机、燃气轮机等设备所占空间较大。

  20世纪80年代,随着推进电机、电力电子变流设备、计算机控制等技术的迅猛发展,电力推进系统的功率密度、可靠性和效率进一步提升,且因当时对舰船隐蔽性、机动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,电力推进的优势逐步显现,并运用到战舰上。阿利·伯克级驱逐舰的动力系统具有一定代表性,4台燃气轮机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两根轴驱动可控螺距螺旋桨,另有3台燃气轮机负责给舰上供电。后来,为提高燃油效率,美国海军曾在DDG-103特鲁斯顿号驱逐舰上进行了混动系统的实验,试图在低速航行时切换为电机推进。

  20世纪90年代,欧美一些海洋国家为应对未来海战,对舰船作战能力、操纵性能等提出了新要求。其中,在舰船电力推进基础上,相关研发人员设计了“综合电站”以满足舰船推进、日用设备、高能武器用电需求,并逐步发展为“战舰综合电力系统”。当前,英国45型驱逐舰、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以及美国DDG-1000朱姆沃尔特号驱逐舰,都采用了综合电力系统。以朱姆沃尔特号为例,该舰搭载了2台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以及2台辅助用的RR4500发电机组,总发电量约为78MW,其中,有68MW用于动力推进,10MW用于为舰上其他设备供电。

  一般来说,战舰综合电力系统由发电、输配电、变配电、推进、储能、能量管理6个分系统组成。其中,发电分系统由原动机和发电机组成,用于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变为电能;输配电分系统由电缆、母线、断路器和保护装置组成,将电能传送到用电设备,且具有自动识别和隔离系统故障的功能;变配电分系统根据用电设备的电能需求实现电制、电压和频率的变换,给日用设备、脉冲负载和通信导航设备供电;推进分系统由推进变频器和推进电机组成,推进变频器为推进电机输入电能并控制其转速,推动舰船航行;储能分系统用于系统电能的存储和释放,根据脉冲负载的需求为其供电,支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;能量管理分系统用于系统的监测、控制和能量的管理。

  RR4500发电机组。

  战场优势明显

  战舰综合电力系统之所以成为多国关注的重点和研发方向,源于其具有诸多面向未来海战场的优势。

  一是可为高能武器上舰提供条件。当前,随着现代战舰上的电子设备和装备越来越多,对电力的需求也水涨船高。要让这些新装备发挥作用,就必须补齐电力方面的缺口。采用战舰综合电力系统,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。以阿利·伯克级驱逐舰为例,其发电功率为7.5MW,无法满足后续舰计划装备14MW大功率雷达的需求。因此,美海军试图将该级舰之前的机械推进系统改为机电混合式推进系统,以满足该型雷达的需求。从一些国家的研发计划来看,不少已将采用综合电力系统作为一种选择,以满足高能武器、大功率电子设备在电力方面的需求。

  二是有利于优化战舰上设备、装备布局。战舰综合电力系统没有像机械推进那样的大型部件和装置,如齿轮箱、传动轴等,原动机的布置也没有主轴束缚,变得更加灵活。这样,设计人员就可从整体上对战舰上的一些装备和设备布局进行调整,使战舰空间使用更加充分。

  三是提高综合作战效能。这方面,战舰综合电力系统带来的好处更多。如电力推进以电缆代替主轴,可显著降低机械噪声,提高战舰的隐身性;推进电机能实现无级调速,明显提高对指令的响应速度,使操作人员获得更好的操作体验;原动机始终高效运行,油耗较低,续航力高;可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保证综合电力系统运行的效能和可靠性,并使其具有很强的抗故障能力。

  四是可在“减人”的同时实现增效。战舰综合电力系统通常会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,实现对自身运行的无人监测和自动控制。如此,需要较少的人员就可对其进行操控,还能降低舰员的工作强度。美国研究人员曾对阿利·伯克级和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做过对比,未采用综合电力系统的阿利·伯克级驱逐舰编制为24名军官、272名士兵,而采用综合电力系统的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只需编制14名军官、106名士兵。

  MT-30燃气轮机。

  技术有待完善

  战舰的动力系统,关系到航速、续航力、机动性和隐蔽性等性能,相当于舰船至关重要的“心脏”。作为舰船推进系统与电力系统的联合,综合电力系统是将全舰所需的能源以电力的形式集中提供,统一调度、分配和管理。可以说,综合电力推进系统代表了当前世界海军舰船最先进的推进方式。然而,一些技术门槛的存在和使用维护上的问题,使各国战舰综合电力系统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状态。

  英国45型驱逐舰在这方面可谓“命运多舛”。2009年,该型舰勇敢号在其首航跨越大西洋访问美国东岸时,突然彻底失去动力,不得不改道加拿大维修;2012年,勇敢号在波斯湾地区执行巡逻任务时,因高温导致动力系统罢工,紧急前往巴林维修。该型舰不屈号也有类似经历,在西非沿海行驶时,因高温导致停电,全舰陷入黑暗;2016年,该型舰邓肯号出海参加北约军演,结果不出3天就出现动力故障,被拖船拖回母港;2017年11月,英国6艘45型驱逐舰皆因动力系统故障无法使用。

  需要指出的是,这些故障均源于其使用的综合电力系统。

  DDG-1000朱姆沃尔特号驱逐舰。

  美国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也遭遇类似情况:2016年11月,朱姆沃尔特号驱逐舰在通过巴拿马运河下半段,驶往母港圣迭戈途中,突然失去动力,不得不滞留在巴拿马的罗德曼海军基地内;2018年,该级舰迈克尔·蒙苏尔号因一台发动机在测试中发生故障,当年秋季之前都无法列装,虽然后来的检查结果显示,是燃气轮机叶片断裂引发的事故,并非电动系统出现问题,但这仍反映出,该燃气轮机叶片与综合电力系统的匹配还存在问题。

  战舰综合电力系统虽然好处较多,且已有不少战舰采用,但这并不意味着性能上的尽善尽美。除了部分技术还不够成熟外,战舰综合电力系统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,如该系统需要输出效率很高的发电机组,其所占空间与自重仍然很大,只能应用在内部空间宽裕、搭载众多高耗能设备和武器的大吨位舰船上。这些问题,也需通过技术的不断提升一一解决。

  然而,瑕不掩瑜,在各种战舰推进方式中,综合电力系统是后来者,也是最具潜力者。总的来看,其代表的不仅是动力升级,还可能是今后海战方式的变化,海军作战思维的转型。当舰船的“血液”从燃油变为电流,争夺制海权的战场已悄然出现在战舰内部。

  供图:阳 明

 
特别提示: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,真实性未证实,仅供参考。请谨慎采用,风险自负。

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
 
更多>同类最新资讯
0相关评论

相关文章
最新文章
推荐文章
推荐图文
最新资讯
点击排行
{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隐私政策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鄂ICP备2020018471号